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停止注册
查看: 2572|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香港地区大学全介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秋枫 发表于 2011-7-29 16:35: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香港大学,简称港大(英语: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HKU),是一所于1910年于香港岛成立的大学,其前身为香港西医书院,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港大中文校训为“明德格物”,而拉丁文对应的校训则为Sapientia Et Virtus。大学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自2007年开始,港大被英国THES-QS持续评为全球前30名的顶尖大学,位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

历史

孙中山先生曾习医于此。当时西方列强争相在中国成立大学,时任港督卢押认为英国也应该在香港立一所大1912年的香港大学学,一来与其他列强竞争,二来让中国人(尤其是香港人)认同英国的价值观,而非其他列强的,好使英国便于华南拓展势力,和巩固在香港的管治。当时两广总督和省港工商界亦觉得成立大学有助中国人学习西方的科技,使中国自强,于是出钱支持。另一方面,当时太古公司辖下的一艘货船发生工业意外,导致多名中国船员伤亡,故急欲修补公司形象,便也出钱支持成立港大。在英国政府和其他香港英资(如汇丰银行)支持下,卢押最终筹得足够资金筹建大学,更于1910年3月16日主持大学的动工仪式,主张港大“为中国而立”。   

1911年港大成立,1912年举行了正式的创校典礼。因卢吉认为当时中国社会不适宜接触西方的人文价值观(如共产主义理念),大学最初模仿利物浦大学的制度,重理工而轻人文,故只设三个学院:医学院、工程学院及文学院,当中没有开设社会学和哲学等人文课程。1916年12月举行第一届毕业礼,有23个毕业生及5个荣誉毕业生。1925-1926年省港大罢工后,政府为进一步沟通中西文化,遂召集本港绅商,磋商在香港大学增设中文学系,让汉文中学毕业生入读。港大中文系于1927年成立,邀得前朝翰林赖际熙、区大典等执教,加上其时又有富商邓志昂捐款建立中文学院、冯平山捐款建立中文图书馆等,涌起了一股重视中文教育的潮流。   

1941年因香港沦陷,本部大楼遭炸毁而停办,至1945年复办。战后随社会需要陆续加设理学院、法学院、社会科学院等。1961年学生人数为2000人,是1941年的四倍。1989年后政府推行大专教育本地化,使多数香港人不用远赴英国读大学,也为主权移交中国作准备,便大幅增加大学学位和课程种类。这使港大学生人数倍增,至2001年有学生14,300名。课程也多达百多种。主权移交后,虽数次被校政风波困扰,但大学逐渐由专注于教学过渡为教学和研究并重,并增加和海内外大学和研究所的学术交流,犹以医学研究(如SARS病毒研究)取得不少成果,数所实验室亦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称号。

校徽

香港大学的校徽是根据英国纹章学院的建议而订立的,并于1913年5月14日获得了现在的盾形徽章和校训。早于1912年10月,香港大学已于一封给纹章学院的信港大校园内的孙中山塑像中提到了盾形徽章的设计。可惜的是,徽章设计者为谁已不可考,但据推测应为一位熟悉纹章学的欧洲人。从徽章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出早期的大学兴办者对香港大学的期望,希望将大学发展为一所中西合璧的大学。1981年,在香港大学七十周年的同时,大学向纹章学院申请一个完整的大学纹章,添加部份包括冠顶及扶持盾牌的兽形,此项申请于1984年获学院审核批准。香港大学亦因此项批准而成为香港唯一一所拥有完整纹章的大学,显示出大学历史悠久的一面。

排名

香港大学是香港其中一所学术排名最高的大学。根据《亚洲周刊》,香港大学在2000年于亚洲最佳大学的排名中位列第三。于亚洲周刊2000年亚洲最佳大学调查东闸(般咸道)入口中香港大学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MBA)于香港中文大学之后位列第二。   

香港大学于《英国泰晤士报》(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刊]2007年的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十八位。   

在2008年10月8日公布的最新《〈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二零零八全球顶尖大学排行榜》中,香港大学由去年的第十八名,跌到第二十六名。   

在《泰晤士报》(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刊])2009年的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二十四位。   

在2010年5月12日公布的QS亚洲大学排名中,香港大学继续蝉联榜首。

内地自费大学本科生

香港大学从2000年起将在内地招收自费大学本科生。   

依照教育部的规定,香港大学首批招收内地本科生的地区是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和福建。这四省两市的应届和往届高中毕业生均可凭今年全国统一高考成绩申请报考香港大学,但申请者的户籍必须在上述四省两市。   

据了解,香港大学计划每年在内地招收250至300名本科生。录取原则上以内地重点高校本科录取线(即一本线)为参考,此外,还会对考生进行面试。除牙医专业,其他专业均向内地学生开放。由于香港和内地大学的学制不同,被录取的学生将在指定的内地大学学习一年(委培),再到香港大学完成另外三年的学业。对内地学生的学费收费标准为每年10万元港币(不含住宿费),但2010年开始收费标准提高为11.9万元港币。   

香港很欢迎内地同学来香港升读大学,每年已设定有若干学位给非本地学生(即非香港学生)报读,也有奖学金等让各地同学申请。基本上与升内地大学的情况相似,主看成绩与面试,不妨先浏览香港大学的网页。  

有兴趣的同学可到学校网页了解了解,再作申请。至于自费报读,连学费、生活费,每年也要约十万港圆。

未来发展

香港大学即将于校园西区动工兴建香港大学佰周年纪念校舍,现有已获评级之历史建筑得以保留作为对百周年之庆祝。
2#
 楼主| 秋枫 发表于 2011-7-29 16:35: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皇皇吾大 于 2011-7-28 23:00 编辑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简称中大),英文名称为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CUHK),成立于1963年,是香港第二所成立的大学,亦是香港八所受政府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并可颁授学位的高等教育院校之一。中大是由新亚书院(1949年成立)、崇基学院(1951年成立)、及联合书院(1956年成立)组成,及后逸夫书院于1986年成立,是香港唯一实行书院联邦制的大学。中大现在大多教学系皆有提供中英语课程。有些院系,如医学院,法律学院、药剂学院、英文系、语言学系等及大部分新开办的理学院课程,则全部以英语为教学语言。

学校简介

香港政府1963年为推广中文教育,特意成立了中英双语并重的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文大学。中大自建校以来一直以来致力于“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香港中文大学位于沙田马料水。它的校园面积为全港最大。中大校园依山傍海,树木鸟类繁多,人文气息浓郁,被誉为全亚洲最美丽的大学校园之一。

世界排名

香港中文大学是一所培育既专且博的领袖人才,极具人文气质的世界级名校。自立校以来,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为使命的中大,在香港的教育史上创造了众多奇迹。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香港中文大学不仅在亚洲区内享有盛名,而且在国际上也获得广泛认同。其以杰出的学术表现、雇主评价、学生及教授国际化程度、师生比例及论文引用情况等被英国THES-QS连续评为全球大学前50强。   在最新的《泰晤士报》(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刊」)2009年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中文大学较2008年略降4名,位列全球第46位,继续处于大陆名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之前。   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在2010公布了亚洲大学排名榜,香港中文大学亚洲第四,北大、清华分别居12位、16位。

校训及校徽

香港中文大学校训为“博文约礼”“博文约礼”出自《论语》:“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它是孔子的主要教育规训。知识深广谓之“博文”,遵守礼仪谓之“约礼”。因此,中大的教育方针是德智并重。   以中国神话中的“凤”为校徽亦能体现中大的特别之处,盖自汉代以来,凤就被看作是“南方之鸟”,成为高贵、美丽、忠耿及庄严的象征。以紫色与金色为底色,取意紫色的热诚与忠耿和金色的坚毅与果敢。中大这种人文气质背后的文理兼备,出将入相的刚柔相济在其招生、教学及校园文化中皆得到了充分体现。

学校历史

* 1957年,新亚书院、崇基学院及联合书院成立香港中文专上学校协会,共同争取应得的政府资助及学术地位。   

* 1959年,新亚书院、崇基学院及联合书院成为政府资助专上学院。   

* 1963年,香港中文大学正式成立,由新亚书院、崇基学院及联合书院合并而成。   

* 1965年,教育学院成立。   

* 1976年,香港立法局通过香港中文大学改制方案,将中大采取单一制的行政结构,各书院只管理其各自的资产,其余全部权力,授予大学本部。   

* 1977年,医学院成立。   

* 1986年,逸夫书院成立,成为香港中文大学的第四个成员书院。   

* 1991年,工程学院成立。   

* 2005年,开设环球商业本科生课程   

* 2005年12月1日,法律学院成立,是香港第三家提供法律课程的本地大学。   

* 2006年,开办法学士本科生课程。   

* 2006年,宣布成立晨兴书院及善衡书院,校舍设于大学体育馆后之山坡,及后更宣布将成立第七所书院,校舍设于联合书院后面之山坡。
3#
 楼主| 秋枫 发表于 2011-7-29 16:36:10 | 只看该作者
香港科技大学校园俯瞰图香港科技大学,简称科大(英语: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HKUST),是一所成立于1991年10月的高度国际化研究型大学,亦是香港八所受政府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并可颁授学位的高等院校之一,由理学院、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及霍英东研究院五所学院组成。科大现于多种大学排名被评为世界前50名,THE-QS在2010年将之评为亚洲第二,仅次于香港大学,社会科学领域获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评为两岸三地之首,其“EMBA课程”与“机械工程研究发表量”更是世界第一。

学院简介

校名:香港科技大学

英文: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英文缩写:HKUST

现任校长:陈繁昌

香港科技大学(下称“科大”)位于九龙半岛东侧风景秀丽宜人的清水湾畔。依山临海,在喧嚣的繁华闹市之隙,为莘莘学子提供着一方静雅而辽阔的学术空间。创校18年,已在国际学术界崭露头角。香港科大的迅速崛起,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演绎了一段颇为独特的传奇。

香港科技大学是一所高度国际化的研究型大学,由理、工、工商管理及人文社会科学四所学院组成。理、工、商学院提供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人文社科学院主要开办研究生课程,同时亦为本科生提供通识教育,以利全面发展。作为一所高度国际化的研究型大学,科大所有课程均以英语教授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部分关于中国的课程除外)。

科大拥有一支享誉国际的优秀教研队伍。教授、副教授、及助理教授人数共约450名,来自全球35个国家,各级教授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其中75%的教授是从北美62所一流研究型学府取得博士学位。

倾力支持香港科技大学在内地的拓展并尽快取得全球学术领袖地位,霍英东基金会於2005年7月慷慨捐赠8亿港元。此项捐款是科大创校以来最大的一笔私人赞助。

科大无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优越的环境、舒适的宿舍、完善的设施、丰富的活动,令校园生活多姿多彩,成为人生难忘的一段经历。

排名及奖项

1、香港科技大学排名及奖励

在2010年5月12日,QS亚洲大学排名,科大仅次于港大位居第二。

在2009年,根据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Quacquarelli Symonds)最新公布的世界大学排名榜,科大排名高居第35位,在亚洲仅次于东京大学(第22位)和香港大学(第24位)。

港间另一所著名学府香港中文大学排名第46,也进入了前50名的榜单。

全球顶尖200所大学排名榜第39位(2008)

全球顶尖200所大学排名榜第53位(2007)

全球顶尖50所科技大学第17位(2006)《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刊》

全球顶尖100所工程/科学/计算机科学大学排名榜第37位(2007)(位列大中华区之冠)

全球顶尖100所社会科学大学第51-75位(2007)(位列大中华区之冠)《上海交通大学》全球顶尖TOP30MBA第16位(2009.1.26)《金融时报》

2、Kellogg-科大EMBA课程排名及奖励

全球EMBA课程排名榜第1位(2007)《金融时报》

3、全日制MBA课程排名及奖励

全球排名第17位(2008)《金融时报》 亚太区排名第1位,全球排名第20位(2007)《经济学人信息部》

4、机械工程学系排名及奖励

于涵盖全球265所大学的调查中,研究发表量全球排名第1位《台湾元智大学最新发表之2005年度调查》

5、财务学系排名及奖励

研究发表量亚太区排名第1位,是唯一能够晋身首25位的亚洲大学(2006)《亚利桑那州大学》

6、高级管理人员特设课程排名及奖励

自2003年起亚太区排名第一位《金融时报》

国际声誉

生物化学系主任叶玉如教授于2004年获颁有“女性诺贝尔奖”之称的“L'OREAL.联合国教科文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于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学会“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学术期刊所发表之研究著作数目,持续高企,于1998-2000年更为世界第一。

机械工程学系在2000-2003年刊登的研究论文平均数目位居全球前三位,与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相若。

工业工程及工程管理学系于2003-2004年在权威期刊刊登的研究论文数目居全球前四位,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相若。

化学工程学系于2000-2003年间在SCI刊登的研究论文平均数介于加州理工学院及麻省理工学院之间,位居世界第四。

商学院与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合办的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课程(EMBA)在2004年《金融时报》排名榜中位列全球第六。   

商学院所提供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MBA)及为企业特设的行政人员课程,在《金融时报》排名榜均位列亚太之首。   

商学院是亚洲首家获得两所国际顶级认可机构“美国工商管理学院国际协会”及“欧洲管理教育素质改进系统”双重认证的商学院。   

理学院的科学家成功发展了分子生物感受器,并用于监测细胞凋亡过程;研制了全新的电流变液,可供制造离合器,取代齿轮转动装置,为汽车等机械工业带来重大的技术进步。   

商学院的会计学研究学术论文总量居全球榜首、经济及金融财务研究亚太称冠。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三份最权威的中国研究学术期刊中发表的论文总数,与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名列全球首五名。   

科大拥有多项亚洲独一无二的大型科研设施,重要设施包括:亚太院校首个超大型岩土离心机实验所;中电风洞实验所。
4#
 楼主| 秋枫 发表于 2011-7-29 16:36:39 | 只看该作者
香港理工大学的历史可追溯至1937年,由香港官立高级工业学院成立开始,该学院校舍位于湾仔活道,是香港第一所由政府资助、提供专上程度工科教育的院校。在当时院长Mr G. White领导下,学院开办航海无线电操作、机械工程及建筑等课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学院于1947年改名为香港工业专门学院,提供全日制及兼读制课程。1956年,得到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一百万元的捐款,以及政府斥资和拨地的支持,红磡校舍的建筑工程正式展开,并于1957年由港督葛量洪爵士揭幕,开展了香港工业教育史的新一页。

1965年,钟士元博士(现为钟士元爵士)在当年的立法局会议中倡议在港成立一所理工学院。及至1969年5月,有关委员会正式成立,由已故的唐炳源博士担任主席。

政府其后采纳委员会的最后报告,随着香港理工学院条例于1972年3月24日正式生效,首届理工学院校董会亦随之成立,主席为钟士元博士。当年港督麦理浩爵士应校董会的邀请出任首任荣誉监督;而区怀德先生(Mr Charles Old)则被委任为理工的首位院长。

1972年8月1日,香港理工学院(理工)正式成立,接管香港工业专门学院的校舍及职员,其使命是开办专业课程,培育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此之前,香港工业专门学院内八个教学部门的全日制、日间兼读制及夜间兼读制学生人数分别为1,700名、740名及9,340名。

大部分香港工业专门学院的工艺课程已转由1969年成立的摩理臣山工业学院继续开办,而理工学院则不断将教学质素提升至符合学院的水平。自此,理工不断发展和扩张。1983年,理工推出首五个学士学位课程,并于1986及1989年分别开办硕士及博士学位课程。

1994年11月25日,理工学院获大学及理工教育资助委员会颁授自我评审资格,正式取得大学地位,并正名为“香港理工大学”。

校董会

校董会是大学的管治组织,按香港理工大学条例成立,其组成包括:校长和常务副校长为当然成员;最多20名来自商业、金融、工业及专业界别的校外成员;两位学院院长;由选举产生的教职员代表三名;校友代表一名和一名全日制学生代表。

大学顾问委员会

大学顾问委员会于1995年年底成立,是校董会的最高咨询机构,负责就大学方向性的事项提供意见,以推动大学的发展。其组成包括主席、八位当然委员(校董会主席、校董会副主席、司库、校长、一位由校长指派的大学高层人员、校友会联会主席、学生会主席和上任校董会主席)及最多36位校外委任成员。

世界排名

理大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刊》公布的“2009年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排名195位。

根据美国汤普森路透集团进行的多项独立调查显示,理大在土木工程、建造及建筑技术,及地球空间资讯科学等三个领域的科研表现均在全球排名榜中荣登榜首。

根据《酒店及旅游研究学刊》2009年11月号发表的“全球酒店及旅游课程百强排行榜”研究报告,以学院于1992至2006年的15年间在全球11份主要酒店及旅游研究学术期刊发表文献产量的准则计算,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的排名位居全球第二位。

设计学院是亚洲十所杰出设计院校之一,名列世界60强(《商业周刊》2006及2007年排名)。据一项刊登于《商业周刊》(2009年10月2日)的调查结果显示,学院的设计学硕士(设计策略)课程获选为全球最优秀的30个“设计思维课程”之一。

工商管理学院在金融及经济方面的研究名列全球第42位。有关的研究结果载于2009年9月号的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根据美国达拉斯市德克萨斯大学的全球商学院排名榜,理大工商管理学院辖下的研究院位列全球首70位,而在香港及亚洲区则分别排名第二及第四。这项排名以研究院教员于2005至2009年间在24份主要学术期刊发表的研究论文计算。

在发表工程学论文方面的表现,根据台湾财团法人高等教育评鉴中心基金会公布的“二零零九年世界大学科研领域论文质量评比排行榜”,理大全球排名63位。

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刊》有关工程学和资讯科技学的分科排名方面,理大于2009年排名第91位。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公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理大在数学方面的学术及研究表现,位列全球首百名大学之内。

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刊》有关人文学科的分科排名方面,理大于2009年排名第198位。理大的人文学科位列全亚洲四十位之内,也在本港大学之中名列首四位(QS.com 2009年亚洲大学排名报告)。
5#
 楼主| 秋枫 发表于 2011-7-29 16:37:02 | 只看该作者
香港城市大学,简称城大(英文: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CityU),是香港八所受政府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并可颁授学位的高等教育院校之一。大学现以工商管理、法律、工程、创意媒体、能源及环境作为五大发展重点,以“专业教育提供者”为大学定位。

学校概况

香港城市大学是香港特区政府资助的公立大学,于1984年建校。香港城市大学是一所年轻向上、富于进取、日新月异的国际化的多科性大学。大学恪守“敬业乐群”之校训,每年为超过20,000名学生提供超过140多项的优质本科及研究学位课程。大学设有商学院、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科学及工程学院、创意媒体学院和法律学院。上述学院现时都面向内地招收本科生。   

历史变迁

香港城市大学的前身为城市理工学院,于1984年根据《香港法例》第1132章「香港城市理工学院条例」于九龙旺角成立。最早期的校舍位于今日旺角的工业贸易署大楼。8年後九龙塘又一村达之路的永久校舍落成後,於1990年起陆续迁入新校舍,并把原校舍转交香港公开进修学院作校舍用途。学校获得政府拨地,把原歌和老街临时房屋区的地段作为未来学生宿舍的位址。该校于1995年获政府授予自我评审 (self-accrediting) 资格,并正名为「香港城市大学」。1997年,在原威灵顿中学旧址设立九龙湾分校,专门为自资副学士﹑展翅计划及毅进计划的学生提供上课地点。

校园环境

香港城市大学位于九龙塘的校园总面积共15.6公顷,当中包括教学楼、康乐楼、蒙民伟楼、方润华楼、郑翼之楼、学术交流大楼、桃源楼、综合运动场馆,以及两座高级教职员宿舍(南山苑、德智苑)及学生宿舍。根据城市大学公布,2004年共有7,556位毕业生,当中包括3,037位学士毕业生、2,869位副学士毕业生、1,253位硕士毕业生、130位哲学硕士毕业生及70位哲学博士毕业生。而大学提供课程方面,2004至2005年度,学校共提供145个不同课程,包括31个副学位课程、56个学位课程及58个深造学位课程。商学院最近获得AACSB 国际认证,AACSB于2003年修订其认证标准後,城大商学院是首批获认证的商学院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大中华区获此国际认的第三家大学,能够获得AACSB国际认证,标志了商学院获世界认许的最高成就。学校原来的成立目的,在於培育各工商机构的中层管理人才。今时今日,城市大学的不少学科都在香港很有声望,如其创意媒体课程﹑应用中文,及其翻译课程等。   

香港城市大学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900余位分别来自22个国家的教师,其中9位乃世界级院士、逾500名持有海外知名学府的博士学位、150名曾于海外的大学担任专职教研工作。

师资力量

香港城市大学所取得的成就已广泛获得国际认可。

(1) 在上海交通大学对全球500所大学评估报告中,本校连续在2003及2004年名列大中华区最优秀高校前10名;

(2)在2004年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进行的全球大学排名比较中,本校进入200强,与清华、北大、复旦大学等共同跻身大中华地区优秀高校榜前10名;

(3)在同一排名中,本校社会科学课程排名获列全球第61位;

(4)根据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公布全球最优秀100所商学院调查,本校商学院获列亚太地区五强之一;

(5)本校商学院成功通过国际管理教育协会(AACSB International)的入会评审,是大中华地区的第3间获得认证的商学院。 香港城市大学全方位地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已与24个国家和地区约210个合作伙伴建立了合作关系。本校学生可以参加学生交换计划、暑期交流访问及实习。   

论及城大在较短时间里取得的成就,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造恒教授和赵映振教授这样评价:“香港城市大学是一所办学历史不久的新兴学校。由于保持高起点办学,高层次引进人才,高水准学术研究的特色,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4年11月20日发表于香港“力臻世界一流教育”研讨会上的学术论文)。可以说,“三高”就是城大的优势。此外,公认的优势还有:师资国际化程度高,教学方案与国际接轨,管理与国际化发展水平同步。当然,城大位于香港这个最国际化的中国城市,本身就是一种优势。

学校层次

院校排名   

全球排名

香港城市大学(城大)在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刊》的2009年度全球200所顶尖大学排名中跃升23位,居第124位。   

香港排名

排名第4(英国泰晤士报最新公布,仅次於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   

其他排名   

商学院 亚太区第5名(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全球最优秀的100家商学院)   

社会科学院 全球排名61 (英国泰晤士报)
6#
 楼主| 秋枫 发表于 2011-7-29 16:37:23 | 只看该作者
香港浸会大学自一九五六年创校至今,五十多年来一直作育英才,提供广博多元的课程,全面启发学生的创意。

浸大一直透过科研开拓知识新领域,同时大力推动人文素质、艺术及文化学科。我们又鼓励教职员及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为香港的发展出一分力。

我们深明教育绝非只向莘莘学子教授专业知识和技术,因此一直恪守“全人教育”的理念,除课堂学习外,亦重视学生在思维、文化、社交和体育方面的锻炼,锐意培养他们成为未来的领袖。

面对环球社会趋向知识型经济发展,我们开办的学士、授课式和研究式硕士与博士学位,以及副学士课程,都以优质创新为准,以装备同学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香港浸会大学于一九五六年正式成立,当时为一家私立的高等学府。创校以来一直秉承“全人教育”的办学理念,奉行基督精神,为年轻一代提供优质的专上教育。

一九八三年,当时的浸会学院成为政府全面资助的高等学府,至一九九四年更获得正名,成为香港浸会大学。

自此,浸大稳步发展,校园持续扩建,学术水平也不断提升。时至今日,浸大这个创意、创新和卓越的熔炉,已在教育界稳占一席位。
7#
 楼主| 秋枫 发表于 2011-7-29 16:37:51 | 只看该作者
香港岭南大学于1888年始创于广州,后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南方著名的大学。解放后,内地高等院校进行调整,岭南大学于1967年立足香港。岭南大学肩负着在香港推动博雅教育的特殊使命,并矢志成为一所国际驰名且具备香港特色的博雅大学。   

岭南大学 Lingnan University(简称岭大)位于香港屯门虎地,青山公路岭南段。现校址于1996年建成迁入。前校址于香港岛司徒拔道。

概况

陈坤耀教授于1995年成为该校校长,他的任期直至2007年8月31日。   

陈坤耀校长一直提倡博雅教育。该校采取独特的教学过程,给予学生智慧和创造能力,务求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全人。   

岭南现任校长为陈玉树教授。   

岭南大学共有十三个学系。开办三类课程,涵盖人文学科、工商管理及社会科学,当中包括八个荣誉学士学位课程、岭大学生必须修读通识教育、中文、英文等科目。 其中,文学院下设中文,文化研究,英文,翻译,历史,哲学及视觉研究专业;商学院下设会计学系,财务及保险学系,电脑及决策科学学系,管理学学系,市场及国际企业学系;社会科学院下设经济学系,政治科学系,社会学及社会政策系。此外,岭大亦开办七个硕士及博士课程,共有学生二千二百多人。   

社区学院   

岭南大学底下也设有社区学院(Community College),提供副学士(associate degree)及副学士先修(pre-associate degree)课程,为香港的中五及中七毕业生提供更多出路。
8#
夏老师 发表于 2011-7-29 20:13:58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香港科大微软亚洲研究院在计算机研究方面哪一个更强一些?
9#
sxbjlwl 发表于 2011-7-29 21:10: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xbjlwl 于 2011-7-29 21:49 编辑

不要被所谓的排名蒙蔽了你的双眼,就本科教育来说大陆的名校在全球来说还是非常好的,在这一点上美国人 也认同;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名校每年都给大陆本科学子很多全奖研究生留学名额的原因。如果你想在理工科方面作学问,那么个人建议你不要去香港的大学读书。因为对于大陆学子来说去香港读本、读研那就是劳民伤才啊,因为最后你还要去北美的话就多走了好多弯路。
10#
sxbjlwl 发表于 2011-7-29 21:48: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夏老师
答案是肯定的:微软亚洲研究院强。 因为: 作为世界一流的计算机基础研究机构,微软亚洲研究院一如既往地秉着 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创造出对未来有深远影响的研究成果作为发展使命。微软中国研究院在计算机基础科学上的创新和技术突破备受全球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瞩目,该院研究员以不懈的努力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网络系统设计大会(NSDI)2009 最佳论文及演示大奖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大会(CVPR)2009 最佳论文奖
  电路与视频技术系统大会(IEEE CSVT)2009 最佳论文奖
  环太平洋多媒体国际会议(PCM)2008 最佳论文奖
  国际移动系统应用与服务大会(MobiSys)2008 最佳演示大奖
  国际多媒体大会(ACM Mutlimedia)2007 最佳论文及演示大奖
  荣获ACM MobiSys 2008会议最佳演示奖
  荣获ACM Multimedia 2007会议最佳论文奖、最佳演示奖
  荣获ACM SenSys 2007会议最佳演示奖
  荣获ACM MobiSys 2007会议最佳演示奖
  2007年和2005年两次荣获VCIP会议最佳论文奖
  被《环球企业家》杂志(Global Entrepreneur)评选为2007年最佳企业研究院
  荣获WWW 2006会议最佳论文奖
  荣获中国教育部捐资助教特殊贡献奖
  荣获IEEE T-CSVT'01会议最佳论文奖
微软亚洲研究院领导团队:
院长 洪小文博士
  洪小文博士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负责研究院在互联网搜索、数据挖掘、语音技术,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系统、无线与网络、平台器件以及媒体通信等领域的研究管理工作。洪博士同时还负责搜索技术中心(STC)及MSN/Live在中国搜索产品的开发。
  来到中国之前,洪博士曾担任微软公司自然互动服务部门的架构师,在架构和技术层面上对微软语音服务器、自然用户界面平台和微软支持平台等诸多获奖产品的开发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洪博士1995年加入微软总部任高级研究员。此前,洪博士曾任苹果公司的 Apple-ISS研究中心的技术总监,带领其团队研发出苹果中文听写机产品并获得多项工业界大奖。
  洪小文博士是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IEEE Fellow)和《Communication of the ACM》期刊的编委,在多种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及大会上发表过100多篇的学术论文。洪博士毕业于台湾大学,获得电机工程学士学位,之后继续深造于卡内基梅隆大学,并先后获得计算机科学硕士及博士学位。
副院长 郭百宁博士
  郭百宁博士现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网络图形学技术、基于网络应用的虚拟环境技术、几何模型、基于图像的模型和绘制、纹理合成、真实感图形图像技术等领域的研究。
  郭百宁博士现在是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视觉及计算机图形学会刊的副主编。他曾经担任过国际程序委员会的委员,参加过多届国际图形学大会,包括美国计算机学会举办的国际计算机图形学大会(ACM SIGGRAPH),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举办的国际计算机可视化大会(IEEE Visualization),欧洲计算机绘制技术大会(Eurographics Symposium on Rendering),亚太计算机图形学大会(Pacific Graphics),美国计算机学会举办的虚拟现实软件与技术大会(ACM Symposium on Virtual Reality Software and Technology),美国计算机学会举办的固体与物理建模大会(ACM Symposium on Solid and Physical Modeling)。郭博士在国际著名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了七十多篇学术论文并拥有四十多项技术专利。
  郭百宁博士于1999年加盟微软中国研究院(亚洲研究院前身)。此前他是美国英特尔公司硅谷总部研究院的资深研究员,负责下一代图形系统的研究。郭百宁博士在美国康乃尔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在北京大学获得学士学位。
副院长 王坚博士
  王坚博士现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负责用户界面、机器学习、数据智能及工具等研究组及北京adCenter实验室。王坚博士的研究领域包括用户界面、无缝计算、数据及信息处理、人类认知以及在线广告等方面的研究。
  王坚博士目前主要负责研究与数据驱动软件相关的关键技术和系统(包括SQM及Watson的数据架构及分析),微软广告平台的相关技术及无缝个人计算机。其中,王坚博士负责的研究组所研发的SQM工具被用作开发Office 2007。王坚博士领导的小组发明了支持亚洲语言的行内跟随及整改用户界面,称为无模式切换用户界面,使用户输入英文及中文时无需转换文字输入模式。该技术均应用在Windows XP and Office XP 等软件上。另外,由王坚博士主持发明的数字墨水科技已经应用在了Tablet PC、OneNote 2003,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 2005上,以及前不久刚发布的Windows Vista等产品中。手写数学公式识别器已在2005年推出。
  在1999年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之前,王坚博士曾为浙江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该校历史上最年轻的心理学系主任。王坚博士于1990年毕业于杭州大学获心理学系并获工学博士学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停止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05012047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论坛  

GMT+8, 2025-5-12 06:50 , Processed in 0.29522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