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停止注册
楼主: 沐雨诗心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抒怀感悟] 借得湖水浇块垒——沐雨诗心[也西湖随笔]汇编

[复制链接]
551#
 楼主| 沐雨诗心 发表于 2014-11-23 15:49:29 | 只看该作者
不朽的是什么
——也西湖随笔(63)

    “永垂不朽”是人们很讨厌却又不得不经常使用的一个词,但“不朽”的是什么?好像用的人并没有认真研究,于是虽然“不朽”来“不朽”去的,却怎么也找不到“不朽”的主体。
    事实上,古人对“不朽”是有严格界定的。《左传》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可见,能够“不朽”的东东实在太少,不能随便滥用。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古人还将三个“不朽”排了一个次序,清楚地标明了其价值高低。
    首先是德。德高者圣,方可为万世楷模,方可不朽。把修身养德作为首要目标,这也符合儒家一直以来的价值取向。《大学》就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当然,道德败坏也可名传后世,不过那不是“不朽”,而是朽烂了之后,再继续“遗臭万年”。
    其次是功。功是功业,古人的理解较为偏狭,通常是指文治武功。而因前面有个“立德”的限定,所以这种“文治武功”一定要是合乎道德的。像为了个人野心而大动刀兵,陷万民于水火,那就是暴虐,不是“不朽”。现在的“功业”,应作宽泛的理解,凡利于国家社会民众的事,都是功业。但道德低下,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者,又如何肯做利国利民的事?所以即使在今天,“功”也必须受“德”的限定,必须有“德”的支撑。
    最后是言。著书立说,阐明道义,传承文明,方为不朽之言。谎言、废言、空言、秽言之流,出口即朽,并不在“不朽”之列。一些人拉赞助或借助权力出的小册子,好像也不在“不朽”之列。
    记得中学时曾学过臧克家的《有的人》,“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臧克家把这个刻石留名的人臭骂一顿,骂得很痛快。但公允地说,想不朽其实并没有错,关键要搞清楚自己哪方面可以做到“不朽”,同时,也要注意“不朽”的次序问题。至于我们平头老百姓,如果没有野心和抱负,只想平淡度一生,那就不要麻烦“不朽”二字了。


                                                              ——也西湖随笔(63)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552#
我心飞扬 发表于 2014-11-23 21:07:00 | 只看该作者
不朽原来是有高低层次之分的……俺不麻烦“不朽‘了
553#
我心飞扬 发表于 2014-11-23 21:08:12 | 只看该作者
沐雨诗心 发表于 2014-11-22 17:49
出差在外,用手机写的,所以排不好版,现在改正了

诗心没去参加年会?
554#
 楼主| 沐雨诗心 发表于 2014-11-23 21:47:40 | 只看该作者
我心飞扬 发表于 2014-11-23 21:08
诗心没去参加年会?

到北京公干,没机会参加
555#
 楼主| 沐雨诗心 发表于 2014-11-24 11:30:26 | 只看该作者
作诗填词,何以超越古人?
——也西湖随笔(64)

    好像是王安石说过的话吧?具体怎么说不记得了,大约是“世上好话,已被老杜说尽;世上俗言,已被乐天道尽。”当唐诗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矗立起两座巅峰之后,我们今天再作诗填词,又该怎么办?难道只能在古人高大的身影下呢喃?
    当然不是。作为现代人,我们有着两个方面的巨大优势,正可成为在诗词写作上超越古人的重要依仗。
    首先,新时代使我们的生活领域无限拓展,为诗词创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素材古人的生活数千年来都很少有变化,这也就决定了他们的创作视野必然是狭窄的、有限的。有网友以恶搞的形式总结唐诗宋词的特点,说唐诗基本可以总结为:“田园有宅男,边塞多愤青。咏古伤不起,送别满基情”;说宋词则是:“小资喝花酒,老兵坐床头,知青咏古自助游,皇上宫中愁。剩女宅家里,萝莉嫁王侯,名媛丈夫死得早,MM在青楼。”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古人创作视野狭窄,在同一题材上千咏百叹,终于再也搞不出新花样了,这也是唐诗宋词最后走向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则不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当今,独立的、封闭的生活圈子是不存在的,一切都已全球化了。并且,生活的方式不但纷繁多样,而且不断推陈出新。没有一个人可以对哪怕十年后的人类生活状态进行有效预测。这就使我们的创作对象无限丰富、创作视野空前开阔。我们的笔触完全可以伸向古人所未知未及的领域,借唐诗宋词之古老而依然富有魅力的形式,咏歌当今时代。形式古老,而内容常新,正是我们超越古人的第一个突破点。
    其次,我们的思想认识也达到了古人难以相比的高度。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他们的思想为我们当前乃至今后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由于时代所限,由于生产能力低下,古人的思想中也充满了幼稚的成分。他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认识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今天,当中西文化相交融大大开阔了我们的眼界的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头脑,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思想水平。对同样的事物,我们的认识都可以远远地超越古人。而这,也为我们创作诗歌提供了巨大优势。就是说,即使是古人已经涉足的领域,我们也完全可以以全新的思想、全新的视角,进行全新的阐释,写出具有更高思想水平的佳作。
    我们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努力在诗歌创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古老的唐诗宋词注入现代的思想内涵。这,才应当是我们继承和发展祖先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但遗憾的是,能持这种科学态度者少。从报刊网络上读了不少人的诗词作品,或是用着蹩脚的文言,或是充斥连古人也少用的僻字,或是弹着宋人的古琴,或是挽着唐宫的发髻,或是发着南唐后主的感慨,或是叹着李清照式的闺怨,或是抒着柳三变式的幽情,令人看不到一丝丝现代气息。读这些作品,让人感到作者是唐宋一个才学不高的落第秀才。这样,何谈继承发扬优秀文化传统?

                                                                                                           ——也西湖随笔(64)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556#
星空0414 发表于 2014-11-24 11:43: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星空0414 于 2014-11-24 11:45 编辑
沐雨诗心 发表于 2014-11-24 11:30
作诗填词,何以超越古人?——也西湖随笔(64)
    好像是王安石说过的话吧?具体怎么说不记得了,大约是 ...


沙发..................论坛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的新诗源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557#
星空0414 发表于 2014-11-24 11:48:11 | 只看该作者
沐雨诗心 发表于 2014-11-23 15:49
不朽的是什么——也西湖随笔(63)
    “永垂不朽”是人们很讨厌却又不得不经常使用的一个词,但“不朽” ...

请教:能否用-----xx友谊永垂不朽?
558#
 楼主| 沐雨诗心 发表于 2014-11-24 11:58:31 | 只看该作者
星空0414 发表于 2014-11-24 11:48
请教:能否用-----xx友谊永垂不朽?

“永垂不朽”一词是由“死而不朽”演化而来的,所以,呵呵星空长老懂得的……
559#
 楼主| 沐雨诗心 发表于 2014-11-24 11:58:58 | 只看该作者
星空0414 发表于 2014-11-24 11:43
沙发..................论坛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的新诗源

长老视角独特
560#
海之女 发表于 2014-11-24 19:11:32 | 只看该作者
“即使是古人已经涉足的领域,我们也完全可以以全新的思想、全新的视角,进行全新的阐释,写出具有更高思想水平的佳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停止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05012047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论坛  

GMT+8, 2024-6-12 12:29 , Processed in 0.12573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