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停止注册
查看: 100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多考定终身?不如一考定终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秋枫 发表于 2011-2-24 16:23: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多考定终身?不如一考定终身
来源:红网 作者:江佳伟 2011年02月24日01:11
  2月19、20日,被网友称为“华约”(由清华、上海交大、人大等7校组成)、“北约”(由北大、复旦、港大等13校组成)的两大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联合考试陆续开考,而“理约”(由同济、哈工大等9校组成)也将于2月26日展开笔试。距离全国统一高考还有3个多月,围绕着名牌大学和尖子生的竞争却已经展开,有媒体将三大联盟的“生源争夺战”戏称为“三国杀”。(《中国新闻网》2月22日)

  办学理念相近的高校进行自主选拔录取联合考试,即俗称的高校联考,是教育部隆而重之推行的大学招生改革措施之一,政策意图是增加考生的选择机会,打破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弊端。高校联考始于2010年,一年之间联考规模迅速扩大,目前的三大联盟29所高校涉及近半拥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参考的学生数量也创历史记录,仅“华约”的考试全国就有6万余名通过初审的考生参加。高校联考的逐步走红,宣告了高考独霸时代“一考定终身”的正式结束。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多考定终身”是否一定比“一考定终身”好呢?从运行情况和考生、家长的反映来看,高校联考制度最起码存在三大无法克服的弊端。首先是大大加重了学生负担。有的家长就说:“本来只需参加一个高考,大家公平竞争,现在多了这么多自主招生考试,反而使孩子要多准备好几个考试。”从一个高考变成几个“高考”,学生的压力可想而知。其次是加剧了教育的不均衡。高校联考一般只在大中城市设考点,由于往返的时间、交通和食宿成本过大,未设点城市和农村地区的考生对于参考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被隐性排挤在高校联考的大门外,人为拉大了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教育鸿沟。还有就是公信力的问题。高考是国家级考试,号称最严密最公正,但在中国的人情社会下,尚且时常曝出走漏试题、考场作弊、人情招录的丑闻。组织层次更低、监督更松、寻租空间更大的高校联考恐怕更难做到公正公平,难保不沦为“官二代”、“富二代”们进入象牙塔的终南捷径。

  上述问题都是高校联考与生俱来的死穴,无法可解。高校联考与高考的同质化问题已颇受人诟病。在死穴的制约和同质化的趋势作用下,高校联考不办则已,办下去多半会不由自主地跟高考越来越像,以至难分彼此,最后的局面必然是全国有一个叫做高考的高考以及N个叫做高考联考的高考。这样一来,问题将变得更为严峻,学生、家长乃至社会迟早会被隔三岔五、接连不断的各色高考折腾得神经衰弱、功能紊乱。

  症结在于高校招生改革多年来始终没有摆脱迷恋分数的路径依赖。无论现在的所谓“多考定终身”,还是以往的“一考定终身”,实质都是分数论英雄,都是分数定终身,表面看是两路货,实际上是一丘之貉。如果都是分数定终身,那么“多考”不如“一考“来得简单,“一考”更容易操作,社会成本低,更便于严格管理保证公平。再者,考试就是指挥棒,多考并存,不啻于用多个朝向不尽一致的指挥棒同时指挥高中教育,这不等于让已经失去方向感的教育更加摸不着北吗?

  只要承认人性有弱点,考试选人就有其继续存在的理由。既然有考试,就必然有应试;有应试,必然有应试教育。凭借考试和应试教育,人才实现了代际传承,社会获得了发展,但二者也确实存在一些局限和弊病,比如,人的品德就很难通过考试来测验;过于注重考试的情况下,人们往往致力于提高应试技能和考试需要的知识,而忽略了学习培养与考试关联不大的知识和素质。认识到这点,就能够明白,修复应试教育带来的创伤,既不能靠废除高考,也不能靠增加考试的数量,而是要在承认考试合理性的同时给考试做减法,尽量减少考试在选人中的作用权重,逐步将学生的综合表现作为招生的重要指标与分数一同考虑。当然,这有赖于全社会征信体系和法治的建立健全。当最好还未到来的时候,最不坏的选择就是坚守高考,而不是搞花里胡哨的高校联考。
2#
xahxah2004 发表于 2011-2-24 16:41:22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3#
5hlj5 发表于 2011-2-24 19:03:47 | 只看该作者
组织层次更低、监督更松、寻租空间更大的高校联考恐怕更难做到公正公平,难保不沦为“官二代”、“富二代”们进入象牙塔的终南捷径。
4#
ywp10126 发表于 2011-2-24 20:20:50 | 只看该作者
LS正解,浪费社会资源,提供腐败渠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停止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05012047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论坛  

GMT+8, 2024-6-9 08:05 , Processed in 0.09691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