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停止注册
查看: 186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艰险!看复旦在湖北是如何抢生源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5hlj5 发表于 2011-7-15 13:4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京报》记者 孔璞 朱柳笛 北京报道

  “夷陵中学的小常(化名)‘反水’了!”

  7月1日早晨,复旦大学湖北招生组老师冯玮一起床就听到了这一消息。

  “谁策反的?”冯玮一下子跳了起来。

  “北大或清华,暂时还不确定。”前来通报消息的老师一脸凝重:“下一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换人!”冯玮立刻打开电脑开始查考生资料,他“甚至没有时间生气”。

  在冯玮看来,高考生源争夺中的斗智斗勇不输于谍战大片,招生人员既要重视说服考生,又要提防别的高校“挖墙脚”。

  在这场激烈的争夺中,各招生方为取得竞争优势,无不使出各种招数,以至于有种种不公平的竞争手段出现。

  在教育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这种对考生资源的争夺,根源是“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格局。要化解高考焦虑和生源争夺,必须推动高考改革。

  前往“战场”

  复旦大学湖北招生组7人兵分四路。根据历年统计,高分考生大多分布在这四条线上

  6月20日前后,在最后一次公开课的课堂上,复旦大学历史系老师冯玮告诉学生:“我要去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要为复旦大学招来出色的新人。”

  6月24日,冯玮一行7名老师到了武汉。这一天是湖北省公布高考分数的前一天。

  自从2007年复旦大学招生办将在湖北的招生工作委派给历史系后,冯玮已经连续4年参与招生工作了。他是招生组的“核心人物”。

  在冯玮参与招生工作前,复旦大学在湖北的招生情况并不十分理想。2007年,复旦在湖北招生理科最低分606分,而清华是658分。

  在冯玮和同事的努力下,复旦在湖北的招生分数线一路走高,2010年是658分,今年预计672分。

  冯玮也因此总结了一系列的招生“小窍门”。

  6月24日,冯玮不顾舟车劳顿,在武汉住下来,第一件事就是拟出第二天要发给意向考生的短信。

  短信内容是:“祝贺你取得优异成绩,拥有国内高校最丰富的课程设置,最多的国际交流机会,最好的就业前景的江南第一学府复旦大学,希望得到你的关注,希望你给力!”

  随后,考生章玄(化名)收到了短信。高考总分750分,他的成绩是676分。

  6月25日分数出来后,各高校都会拿到全省考生的分数、名次和联系方式等。复旦大学湖北招生组选择了理科第80名至300名,文科第20名至100名的考生,发送这条短信。

  这一选择包含着招生老师们多年的经验:名次最靠前的考生一般会直接选择清华、北大,做工作也没用。因此需要重点做工作的,是分数和北大、清华有“交集”的考生,即在北大清华是“尾部”,而在复旦是“头部”的考生。

  考生章玄正处于这个位置。

  为了第一时间争取到考生注意,短信以“飞信”方式发出。有意向的考生会不断和招生组联系。冯玮和同事们会将考生信息及意向整理,以便随后沟通。

  翌日,武汉的媒体会组织著名高校参加“高招咨询”,接听考生或家长咨询电话,并刊出包括各校预估分数线、招生政策变化等信息的报道。

  第三天,复旦大学湖北招生7人组分为“四方面军”:两人镇守武汉,两人赴黄冈、黄石一线;两人赴荆门、襄阳(原名襄樊)一线,冯玮独自赴宜昌、荆州一线。

  根据历年的统计,湖北省的高分考生大多数都分布在这四条线上。  与复旦大学招生组同步奔赴湖北各地的,有北大、清华等其他数十家知名高校的招生老师。北大、清华历来重视在湖北的招生,参与招生的人数有二三十人。

  言语交锋

  在介绍自己学校优势时,有些招生老师会有意无意不点名提到其他学校的劣势

  事实上,在分数公布的当天,在武汉举行的招生咨询会上,各高校就进行了第一次交锋。

  参加过咨询会的考生章玄发现,各个高校在宣传时,主要介绍的不是学校的优势和专业,而是将重点放在对考生提供的优惠政策和制度上。

  “这些并不是我选择高校的主要因素。班主任有一句话我很赞同:专业第一,学校第二,地域第三,对以后的道路来说,进入了一个理想的专业才是最重要的。”章玄说。

  到了地级市的招生咨询会,言语交锋明显激烈起来。

  在介绍自己学校的优势时,有些招生老师会有意无意不点名提到其他学校的劣势。在会后和家长交流时,这种批评会十分尖锐。

  关于复旦,冯玮听到最多的批评是“复旦衰落了”以及“复旦是文科学校”。

  冯玮不得不和家长一遍遍解释:复旦是一所文理医都非常强的综合类院校,近几年的发展势头也非常好。今年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复旦和北大分居一二位。

  冯玮非常反感“违背事实的贬损行为”,不过他也会指出其他高校的劣势,但会以更为委婉的方法。

  在向家长大力宣传复旦学生的就业优势后,冯玮会提醒家长们,各高校对自己闭口不谈的恰恰是学校的弱项。

  家长们在暗示之下,很快就会发现某几所院校几乎不提学生的就业情况。冯玮无需明说,家长们就已经在心里投了票。
短兵相接

  第一时间见到考生异常重要。招生老师冯玮认为,“人们都容易先入为主”

  咨询会并非冯玮最看重的。复旦在湖北省总共招不到40人,因此一个市的招生人数不过四五人,所以冯玮把重点放在和有意向的考生及家长直接沟通和约见。

  此时的交锋,进入了实质阶段。

  第一时间见到考生异常重要。冯玮认为“人们都容易先入为主”。

  清华和北大曾在湖北争夺一名状元,北大的老师赶到了学校,而清华的老师则赶往学生家找了学生,这名学生后来报考了清华,这件事给冯玮很深的印象。

  咨询会后,冯玮会第一时间将有意向的高分考生和家长约到宾馆交流。接下来就是“拉锯战”式的反复沟通。

  考生章玄说,在他得知高考分数后,每天至少会接到4至6个来自招生老师的电话,“铺天盖地,每天只忙着接电话了。”

  除了复旦,其中不乏人大、浙大、中科大等其他名校,每一所学校都答应保证他百分之百能够被录取,并首选最好的专业。

  家长们也会从其他高校处获得信息,常犹豫不决,冯玮说他和同事确定一个考生,最少也要打8个电话。

  在高校、考生双方都满意后,冯玮会拿出“预录取协议书”让考生签。当考生将名字签下时,“他的半只脚已经迈入了复旦”。

  杀手锏

  签了预录协议,相当于给考生吃了定心丸,而且是“宁考生负高校,高校不负考生”

  “即使是签了预录取协议,7月1号下午5点,湖北考生填报网上志愿截止时间之前,一切都是变数。”冯玮说。

  6月30日晚11点,已熟睡的章玄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上海交通大学招生组的老师,并透露已知道章玄与复旦签了预录取协议,但还是表示其学校在湖北有一个特招名额,专业是经济管理,只提供给675分以上的考生,并希望章玄能够考虑。  
2#
 楼主| 5hlj5 发表于 2011-7-15 13:48:28 | 只看该作者
这让章玄感慨:“真是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松啊。”

  最后一刻,章玄拒绝了邀请:“我不能不讲诚信,我已经跟复旦签了。”

  另一考生戚芳(化名)并不觉得这是诚信问题。她与章玄就读于同一所学校,因有少数民族加分,戚芳总分超过680。她与复旦签了预录取协议,不过在报志愿的最后一刻,她选择了北京大学。

  按照多数学校的说法,预录取协议书出现于2007年,是由中科大发明的。

  随后各学校纷纷仿效。据统计,目前使用预录取协议争抢生源的主要是内地9所名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各校协议书内容大致相似,即一旦签署此协议,考生要第一志愿报考该校,通过提档线后,该校一定录取考生。

  “签署预录取协议书是为了给考生吃定心丸,很受考生及家长欢迎。”冯玮说。

  他解释说,协议对于考生并无制约力,但对于高校却有制约力。这种制约是以大学的名誉为担保的。因此会出现“宁考生负高校,高校不负考生”的情况。
后遗症

  一旦签了协议的考生反悔,高校将很难找到高分生替代,不得不招个别低分生

  在网络填报志愿的3天时间里,招生老师们几乎是坐在电脑前,一刻不停地刷屏,反反复复地检查,当时和他们签订预录取协议的学生,是否“从一而终”,如果情况有异常,他们会再致电考生,询问原因,并加以劝导。

  预录取协议带给高校最大的麻烦,是考生反悔后高校招生“断档”。

  据了解,并非所有考生都能专一,在湖北,曾有考生和多所学校签下预录取协议书。

  由于全省前300名高分学生是众多高校紧盯的对象,预录取协议在学生报考前已将学生“瓜分”掉。这意味着,一旦部分考生反悔,高校将很难从前300名中找到替代者,只能招个别低分生。

  高校的招生情况统计要看三个数字,即最高录取分、最低录取分和平均分。这三个数字说明了一个学校在一地录取的学生质量,也间接说明了一个学校的影响力。

  “断档”的出现,会令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平均分被拉得很低。因此被各高校视为大敌。

  浙江大学湖北招生组的王老师介绍,因考生签预录取协议后反悔,导致浙江大学有3年在湖北的招生断档。

  冯玮说,为避免这一情况,复旦大学每年都尽量多签几名预录取考生,一旦有变还有替补者。如果不出现意外,则由机动名额录取。

  纷乱江湖

  在一些地方,政府把考上清华、北大当做“政绩”,不允许学生报考其他学校

  7月1日,章玄听到同学传来的消息:考生此前与复旦所签的预录取协议取消。“我当时都震惊了。”

  章玄所在的中学,共有4名学生的分数在670-680段,当时北大、清华的预录分数约683分。这4名学生都选择了复旦,并签了预录取协议。

  章玄赶紧与复旦大学招生组老师联系,得到澄清和再次保证后,才放下心来。

  之后,冯玮又致电章玄:“不要相信谣传,我们既然承诺了,肯定不会有变化的。”

  复旦与其他高校的招生之战,在7月1日达到白热化。     这天,遭遇其他院校“挖墙脚”,一名学生突然反水,冯玮和其他同事不得不手忙脚乱地寻找替代的考生。

  这一天,复旦大学发表措辞严厉的声明,谴责有高校招生老师冒充复旦招生老师骗考生改报志愿。

  复旦大学招办副主任徐宏波介绍,此事最早是在山西发现。当时有一名报考复旦的考生,连续接到数个自称复旦老师的电话,打听估分成绩,然后称有更高分数学生已报考了复旦,建议考生修改报考志愿。

  复旦随后连续接到广东、云南等地考生来电,询问是否取消了之前签的预录取协议。“为了防止更多考生被骗,我们不得不发布声明。”

  复旦的声明一出,立刻引发了网上关于高校生源争夺的“口水战”,甚至矛头直接对准上海交通大学,认为是交大在“挖”复旦的“墙脚”。

  对此,上海交大招办第二天也在官方微博上发表声明,称“本校招生老师无人冒充其他院校老师通知考生取消其与他校所签协议”。

  冯玮所在的湖北招生组,未遇到“明目张胆欺骗考生”的行为,不过冯玮说,他们遇到的某些招生手段也超出了公平竞争的范畴。

  最令复旦湖北招生组无奈的是第三方力量的介入,左右学生报考志愿。“在许多县里面,政府把考上清华、北大当做‘政绩’,因此不允许学生报考其他学校。”冯玮说。

  去年复旦和湖北远安县考生李伟(化名)本已谈好,但就在李找招生老师签协议的路上,一名副县长给他打电话,坚持让他改报清华。因为他是县里第一个考上“清华线”的。李伟在压力下服从,县里为此奖励他5万元。

  除了政府的压力,学校对考生的报考也有左右的力量。有些学校会让学生集中到学校报志愿,以便监督。对于已经上了北大、清华分数线的考生,许多学校都希望他们尽量报北大清华,而不是选择其他学校的优势专业。

  荆门市一名今年报考北大的学生说,学校会给考上清华、北大的考生1万元的奖励,老师也会得到奖励。据记者了解,在全国不少地方有这样的奖励措施。

  洛阳理工学院附中每年都会有多名考生考过北大清华分数线。该校一名班主任邹山龙说,当地中学普遍更希望学生报北大清华,因为人们在判断一所中学的质量时,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

  冯玮认为第三方力量带来不公平竞争。他说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学生们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报考”。
3#
清清柳江水 发表于 2011-7-15 15:47:22 | 只看该作者
左右为难的是家长
4#
木香花 发表于 2011-7-15 15:48:07 | 只看该作者
学生们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报考”。

本文来自: 中科大家长论坛(www.ustcjz.cn)
5#
zkg 发表于 2011-7-15 16:35:05 | 只看该作者
复旦抢生源新闻好像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停止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05012047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论坛  

GMT+8, 2025-1-15 19:21 , Processed in 0.12532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