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停止注册
查看: 2700|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校生源“断档”现象触目惊心 招生乱象丛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秋枫 发表于 2011-8-16 15:4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校生源“断档”现象触目惊心 招生乱象丛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5日 10:38   金羊网-羊城晚报
高校生源大战愈演愈烈  
  与往年不同,今年的高招大幕徐徐降下时,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政策层面的思考,讨论的中心回到了整个高等教育的原点——“生源”。

  “我们中国大学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几年前一位重点大学招生老师的话言犹在耳,短短几年间,我们却看到恰恰相反的结果,“生源”前所未有地变成了“资源”。在高招大战中,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在“混战”,重点高校同港校、国外高校竞争优质生源,普通高校为了生存争抢生源。

  当然,今年的高招话题中还少不了促进高考改革稳步推进的“云海工程”,以及招生过程中的乱象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思索与分析。

  关键词:生源

  这是一组可谓触目惊心的反映今年高招录取的数字:据报道,山东省本科二批一志愿投档结束后,437所文科院校、530所理科院校生源未满,几十所院校甚至无考生问津;本科二批第二次征集志愿投档后,仍有43所文科、25所理科院校出现录取控制线上考生零投档的现象。无独有偶,今年北京市二本经过一次补录后仍剩余469个招生计划,多所高校高招名额未能完成;在江西,221所二本文理院校降分录取,其中4所降分幅度甚至超过20分。

  早在几年前,不少二本、三本院校就出现了新生报名率下降的问题,今天,这个问题步步逼近,生源危机愈演愈烈。

  同样的困难并没有绕开那些重点高校,他们曾经头顶的光环在今天正日渐黯淡。17名省、市级状元被香港大学(微博)最高达48万元港币的奖学金“挖”走,而内地考生申请到香港院校就读的人数,也较2010年增长了12%。

  另一方面,如火如荼的高中国际部、留学  班遍地开花,为学生们提供国外读书的便捷途径。不少国外高校不甘服雌,他们甚至在高二学生中“下手”,通过特招、提供奖学金等优惠政策招揽生源。

  面对生源的流失,不少专家做出深刻反思,“究其原因在国内大学的就业压力大、教育质量下滑、大学氛围欠佳和奖学金制度不完善”,而且,“近年来实行自主招生改革的大学不少,却鲜有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根本性改革”。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生源危机的出现,应该令国内高校反思教育质量、教育服务与教育回报。“事实上,这样的反思,在国外高等教育经常发生,他们会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放弃自己而选择别人,或者弃学,由此调整学费标准、完善奖学金制度、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就业服务。”他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国内高校能有竞争的压力感和危机感,并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将使生源之争变为发展高等教育、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契机。

  关键词:招生乱象

  为生源发愁,甚为极端的结果是,一个仅达到专科二批分数线的重庆考生竟连续收到15份录取通知书。

  今年的招生季,高校在招揽生源的过程中,不少深层次的矛盾化为乱象粉墨登场。首先露出端倪的是复旦大学(微博)与上海交通大学(微博)的争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招生老师冯玮(微博)称,招生大幕甫一拉开,上海市不少考生家长就接到“某理工科大学”招办打来的电话,表示复旦大学之前与考生签订的预录取合同取消,并以优惠条件“唆使”考生转报自己学校,导致部分“不明真相”的考生倒戈。

  同样是预录取惹的祸,安徽无为中学7名接到南京大学(微博)(招生办)“预录取”通知书的高分考生,一场欢喜后迎来的是“被抛弃”的命运。尽管按照此前南大招生老师与他们签署的预录取协议,他们已是“稳坐钓鱼台”。谁知,南京大学今年喜遇招生“丰年”,这几名考生由于未达到最终投档线,成为预录取乱象的牺牲者。

  有评论指出,“预录取”是不少大学常见的招生手段,是抢生源伴生出的“潜规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冯玮曾详细地介绍了这一潜规则。“签协议的做法是从2009年开始的,就是填报志愿前,我们对预估能上复旦线的考生给出录取承诺,双方签订协议,其实这个协议本身没有法律效力,如果学生签了协议反悔,我们也没有办法。但对学校却是有制约的,我们既然承诺了,就算当年生源非常爆棚,也得通过增加计划来消化。我们这样做,是想给报考复旦考生吃颗‘定心丸’。”

  实际上,每年高招录取时,教育部都会发布“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要求各地“扩大信息公开范围,规范信息公开内容”。但也许是对于“预录取”等做法的语焉不详,“潜规则”得以大行其道。

  如何使这种乱象“拨乱反正”,熊丙奇认为,关键“还是要深入推进高考改革”。“如果把高考的功能从选拔转为评价,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每所大学自主提出申请本校的分数要求,达到分数要求的学生自主申请即可实现。才能真正造福考生和教育。”

  关键词:“云海工程”

  经过了今年的高考,我们看到,其实,“把高考的功能从选拔转为评价”并不只出现在期待里。

  不久前,云南、海南两省的考生就收到了这样一份关于“评价”的成绩单——详细的学科能力分析和升学指导。这份成绩单是高考改革“云海工程”的第一步尝试,也使“云海工程”这一备受关注的改革浮出水面。

  “‘云海工程’将改革传统的高考分数报告办法,尝试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发展性、个性化的综合评价体系,在考生、大学、中学,以及教育行政部门之间,搭建衔接的立交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这样解释。

  相对于冷冰冰的高考分数,“云海工程”不再是一张写着五门分数的纸条。在升学指导测验、性格分析等等过程之后,“评价”变得更加清晰可感。

  以填报志愿来说,不少考生对高校并没有过多了解,对于志愿选择也显得举棋不定,在“抢生源”等招生乱象中容易变得无所适从。“云海工程”则刚好填补了这一空白。据媒体报道,一位在“名校”间犹豫不决的高分考生参加“云海工程”中的升学指导测验,根据结果,她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南京医科大学药学专业。

  对于“云海工程”的作用,海南文昌中学高三(8)班班主任张熙锐颇有感受:“学生填报志愿时不再一头雾水,起码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同时,性格分析有助于他们更加科学、客观认识自己,对今后发展有很大帮助。”

  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云海工程”尽管并不改变今年的录取办法,但考生查询到的这份成绩分析报告单,上面的评价信息将更加全面地揭示自己的学习状况,有利于规划未来的学业。

  除了“云海工程”,在高考改革的其他方面,“评价”方式也开始逐步发挥作用。今年,山西、江西、河南、新疆四个高中新课程实验省区加入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全国结合高中新课改实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省份达到20个。与往常不同的是,各地新课改后的高考方案把学业水平测试或综合性评价作为录取的参考依据。

  稳步推进的高考改革让不少专家敏锐地感受到这一点:未来高考也许不再是淘汰式的挑错考试,而是要考出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反映学生的兴趣、能力、思维特点,鼓励和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特点。

  本报记者 姚晓丹
2#
hrf1 发表于 2011-8-16 18:04:26 | 只看该作者
生源少,计划生育了。
3#
九天揽明月 发表于 2011-8-16 20:30:29 | 只看该作者
不会吧,再怎么计划生育,人口也是在年年增长的啊
4#
 楼主| 秋枫 发表于 2011-8-17 10:06:43 | 只看该作者
高校频现“零投档” 生源严重不足破产日临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6日 15:09   汉网-武汉晚报
  湖北高职招生,绝大部分是过批次就投,省外部分高校招生甚至出现零投档现象。对此,专家称,少数高校生源危机已经来临。

  省招办公布的高职高专(二)投档线显示,绝大部分高校生源不理想。此次共有555所高校录取,但记者发现,理科有437所高校是“踩线投档”,即235分,文科也有351所学校投档线为235分。如果高校生源充足,其投档线肯定会比批次线高出数分甚至是数十上百分,“踩线投档”说明高校生源不充足。高职高专(一)的投档线情况也是如此。

  据记者了解,在省外,高校同样遭遇生源危机。山东省本科二批一志愿投档结束后,437所文科院校、530所理科院校生源未满,几十所院校甚至无考生问津;本科二批第二次征集志愿投档后,仍有43所文科、25所理科院校出现录取控制线上考生零投档的现象。另外,北京、江西等地也有高校录不满现象。

  对此,专家称,高校生源危机已经来临,部分高校破产是迟早的事。早在几年前就有人预言“10年后就会有高校破产”,对此,一直有人抱着“狼来了”的心态。但今年几省出现的高校生源不足现象告诉我们,少数高校破产的日子正在逼近。(记者 屈建成)
5#
 楼主| 秋枫 发表于 2011-8-17 10:08:49 | 只看该作者
高校频现“零投档” 生源严重不足破产日临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6日 15:09   汉网-武汉晚报
  湖北高职招生,绝大部分是过批次就投,省外部分高校招生甚至出现零投档现象。对此,专家称,少数高校生源危机已经来临。

  省招办公布的高职高专(二)投档线显示,绝大部分高校生源不理想。此次共有555所高校录取,但记者发现,理科有437所高校是“踩线投档”,即235分,文科也有351所学校投档线为235分。如果高校生源充足,其投档线肯定会比批次线高出数分甚至是数十上百分,“踩线投档”说明高校生源不充足。高职高专(一)的投档线情况也是如此。

  据记者了解,在省外,高校同样遭遇生源危机。山东省本科二批一志愿投档结束后,437所文科院校、530所理科院校生源未满,几十所院校甚至无考生问津;本科二批第二次征集志愿投档后,仍有43所文科、25所理科院校出现录取控制线上考生零投档的现象。另外,北京、江西等地也有高校录不满现象。

  对此,专家称,高校生源危机已经来临,部分高校破产是迟早的事。早在几年前就有人预言“10年后就会有高校破产”,对此,一直有人抱着“狼来了”的心态。但今年几省出现的高校生源不足现象告诉我们,少数高校破产的日子正在逼近。(记者 屈建成)
6#
秦川牛 发表于 2011-8-17 11:49:56 | 只看该作者
这才是刚刚开始,以后会日趋严重。
早在本世纪初,老牛因工作关系参与了一次调研,当时就发现基层农村和县城中小学生源急剧减少。那时,各高校正在大量扩招贷款建校,面对这种情况老牛给有关领导汇报时,就提出高校扩张要尽快刹车,以免后患无穷。但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上级“要充分满足人民群众上大学的需求”的精神,面对上级的要求和汹涌的扩张浪潮,没有那个领导敢出来讲刹车的话。同时,由于多年来高校建设欠账很多,各高校领导都想借此机会把学校好好建设一下,反正贷来的款是国家的,修建的学校也是国家的,肉烂了在锅里,能贷多少就贷多少,能建多大就建多大,在这种认识和情况下出现今天这种情况就是必然的了,这也是我们的“中国特色”!现在“亡羊补牢为时已晚”,老牛感到这有点像50年代大炼钢铁,历史有时候有惊人的重复。
老牛说的有点多了,忘各位家长谅解。
7#
少年网事 发表于 2011-8-17 12:05:44 | 只看该作者
不多!我要是再坚持可能会给中国带来进步!
8#
海边人 发表于 2011-8-17 21:14:07 | 只看该作者
用不了若干年,中国高校扩招的现象会彻底改变,中国高校也将重新洗牌
9#
sxbjlwl 发表于 2011-8-17 23:19:24 | 只看该作者
高校也要到了找米下锅了!
10#
麦客 发表于 2011-8-22 14:15:47 | 只看该作者
今年多个省份参加高高的学生人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有的省份只要每科平均拿到19%的分数就能上大学,教育产业化,盲目扩招的恶果。一方面院校大量贷款无法偿还,一方面生源短缺资源闲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停止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05012047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论坛  

GMT+8, 2025-5-14 00:50 , Processed in 0.13291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