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停止注册
查看: 2524|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冬季 吃什么肉最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liw59 发表于 2010-1-2 17:3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羊肉  羊是纯食草动物,所以羊肉较牛肉的肉质要细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较猪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胆固醇含量少,是冬季防寒温补的美味之一,可收到进补和防寒的双重效果。
  营养分析
  1. 羊肉性温,冬季常吃羊肉,不仅可以增加人体热量,抵御寒冷,而且还能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修复胃粘膜,帮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2. 羊肉营养丰富,对肺结核、气管炎、哮喘、贫血、产后气血两虚、腹部冷痛、体虚畏寒、营养不良、腰膝酸软、阳痿早泄以及一切虚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具有补肾壮阳、补虚温中等作用,男士适合经常食用。
  相关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体虚胃寒者;
  2. 发热、牙痛、口舌生疮、咳吐黄痰等上火症状者不宜食用;肝病、高血压、急性肠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及发热期间不宜食用。
  食疗作用
  味甘、性热,入脾、胃、肾、心经;
  温补脾胃,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身体瘦弱、畏寒等症;
  温补肝肾,用于治疗肾阳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冷痛、阳痿等症;
  补血温经,用于产后血虚经寒所致的腹冷痛。
  中国古代医学认为,羊肉是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益劳损之佳品,是一种优良的温补强壮剂。
  备注
  羊肉出膻法:
  1、将萝卜扎上几个洞,和羊肉同煮,然后捞出羊肉,再进行烹制,膻味即除;
  2、每1000克羊肉放入5克绿豆,煮沸10分钟后,将水和绿豆倒掉,羊肉膻味即除;
  3、煮羊肉时,每500克羊肉加入剖开的甘蔗100克,可除去羊肉的膻味,增加鲜味;
  4、把羊肉切块放入开水锅中加点米醋(500羊肉加500毫升水、25克醋),煮沸后,捞出羊肉烹调,膻味即除。
  识别绵羊肉和山羊肉:一看颜色。绵羊肉肌肉呈暗红色,肉纤维细而软肌肉间夹有白色脂肪,脂肪较硬且脆。山羊肉肉色较绵羊肉淡,有皮下脂肪,只在腹部有较多的脂肪,其肉有膻味;二看肉上未去净的羊毛形状。绵羊肉毛卷曲,山羊肉毛硬直;三看肋骨。绵羊肉肋骨窄而短,山羊肉肋骨宽而长。
  牛肉
  原料介绍
  牛肉是中国人的第二大肉类食品,仅次于猪肉,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鲜美,受人喜爱,享有“肉中骄子”的美称。
  营养分析
  1. 牛肉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寒冬食牛肉可暖胃,是该季节的补益佳品;
  2. 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之功效,适宜于中气下隐、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
  3. 水牛肉能安胎补神,黄牛肉能安中益气、健脾养胃、强筋壮骨。
  相关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于生长发育、术后、病后调养的人、中气下隐、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黄目眩之人食用;
  2. 感染性疾病、肝病、肾病的人慎食;黄牛肉为发物,患疮疥湿疹、痘痧、瘙痒者慎用;
  3. 高胆固醇、高脂肪、老年人、儿童、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
  4. 过量食用可能会提高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的患病几率。  制作指导
  1. 烹饪时放一个山楂、一块橘皮或一点茶叶,牛肉易烂;清炖牛肉能较好地保存营养成分。
  2. 煮老牛肉的前一天晚上把牛肉涂上一层芥末,第二天用冷水冲洗干净后下锅煮,煮时再放点酒、醋,这样处理之后老牛肉容易煮烂,而且肉质变嫩,色佳味美,香气扑鼻。
  3. 红烧牛肉时,加少许雪里蕻,肉味鲜美。
  4. 牛肉的纤维组织较粗,结缔组织又较多,应横切,将长纤维切断,不能顺着纤维组织切,否则不仅没法入味,还嚼不烂。
  5. 牛肉受风吹后易变黑,进而变质,因此要注意保管。
  食疗作用
  味甘、性平,归脾、胃经;
  牛肉具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消水肿等功效。
  老年人将牛肉与仙人掌同食,可起到抗癌止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效果;
  牛肉加红枣炖服,则有助肌肉生长和促伤口愈合之功效。
  备注
  1. 新鲜牛肉有光泽,红色均匀稍暗,脂肪为洁白或淡黄色,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不粘手,弹性好,有鲜肉味。老牛肉色深红,质粗;嫩牛肉色浅红,质坚而细,富有弹性。
  2. 有人认为当牛肉开始腐烂时的味道最为鲜美。其实这是极为荒唐的说法。虽然在屠宰后的内熟成时期比其他肉类久,但却因为到店铺陈设之前,已经完全熟成,而可放在家中的日期只有三四天,整块肉则以一周为限。同时为了防止氧化而变质,应置于冰箱保存。
  3. 一周吃一次牛肉即可,不可食之太多,另外,牛脂肪更应少食为妙,否则会增加体内胆固醇和脂肪的积累量。
  鲫鱼
  原料介绍
  鲫鱼又名鲋鱼,别称喜头,为鲤科动物,产于全国各地。鲫鱼俗称鲫瓜子,肉味鲜美,肉质细嫩,它营养全面,含蛋白质多,脂肪少,食之鲜而不腻,略感甜味;它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鱼类,栖于江河,湖泊、池沼、河渠中,尤以水草丛生的浅水湖和池塘较多,鲫鱼四季均产,但以2~4月和8~12月产的最肥。鲫鱼体侧扁而高,体较小,背部发暗,腹部色浅,体色因产地而异,多为黑色带金属光泽,嘴上无须,鳞较小,鳍的形状同鲤鱼。鲫鱼肉嫩味美,营养价值较高,但刺细小且多。
  营养分析
  1. 鲫鱼所含的蛋白质质优、齐全、易于消化吸收,是肝肾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质来源,常食可增强抗病能力,肝炎、肾炎、高血压、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患者可经常食用;
  2. 鲫鱼有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通络、温中下气之功效,对脾胃虚弱、水肿、溃疡、气管炎、哮喘、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补食疗作用;产后妇女炖食鲫鱼汤,可补虚通乳;
  3. 鲫鱼肉嫩味鲜,可做粥、做汤、做菜、做小吃等。尤其适于做汤,鲫鱼汤不但味香汤鲜,而且具有较强的滋补作用,非常适合中老年人和病后虚弱者食用,也特别适合产妇食用。
  相关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浮肿之人食用;适宜孕妇产后乳汁缺少之人食用;适宜脾胃虚弱,饮食不香之人食用;适宜小儿麻疹初期,或麻疹透发不快者食用;适宜痔疮出血,慢性久痢者食用;
  2. 感冒发热期间不宜多吃。
  食物相克
  鲫鱼不宜和大蒜、砂糖、芥菜、沙参、蜂蜜、猪肝、鸡肉、野鸡肉、鹿肉,以及中药麦冬、厚朴一同食用。吃鱼前后忌喝茶。
  制作指导
  1. 鲫鱼红烧、干烧、清蒸、汆汤、均可,但以汆汤,最为普遍;
  2. 冬令时节食之最佳;鲫鱼与豆腐搭配炖汤营养最佳;
  3. 如用陈皮和鲫鱼煮汤,有温中散寒、补脾开胃的功效,适宜胃寒腹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虚弱无力等;
  4. 巧去鱼腥味:
  将鱼去鳞剖腹洗净后,放入盆中倒一些黄酒,就能除去鱼的腥味,并能使鱼滋味鲜美;
  鲜鱼剖开洗净,在牛奶中泡一会儿既可除腥,又能增加鲜味;
  吃过鱼后,口里有味时,嚼上三五片茶叶,立刻口气清新。
  食疗作用
  鲫鱼味甘、性平,入脾、胃、大肠经;具有健脾、开胃、益气、利水、通乳、除湿之功效。
  备注 切鱼方法:
  1、鱼肉质细,纤维短,极易破碎,切鱼时应将鱼皮朝下,刀口斜入,最好顺着鱼刺,切起来更干净利落;
  2、鱼的表皮有一层黏液非常滑,所以切起来不太容易,若在切鱼时,将手放在盐水中浸泡一会儿,切起来就不会打滑了。
11#
 楼主| liw59 发表于 2010-1-3 20:03: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w59 于 2010-1-3 20:05 编辑

说的都是家常菜,没什么制作技巧,经常在家做菜的都会,就说炖鸡汤,那老母鸡汤的味道真的是很诱人的,但最后的鸡肉一般是很老的,用大蒜头朵成蒜泥,用醋,糖,香油,少许味精做成蒜酱,喜欢辣味的可以放些辣油,把汤里的鸡取出去骨撕成丝或小块,最后浇上蒜酱,那鸡肉吃起来一点不觉得老,味道很好。
10#
902896 发表于 2010-1-3 18:23:11 | 只看该作者
那我就献丑了;1. 梅干菜烧肉。2. 大煮干丝(荤,素两种)。3. 鸡蛋蒸肉末。4. 清蒸鲈鱼(鳊鱼,白鱼小黄鱼)。5. 红烧带鱼。6. 烧臭豆腐(或清蒸)。7. 豆腐烧鸭血。8. 炖老母鸡汤(炖骨头汤),关键是要把汤里的鸡 ...
liw59 发表于 2010-1-3 18:06
liw59先生别偷懒,详细陈述每道菜制作过程及制作技巧,好让五湖四海的朋友共赏。在下洗耳恭"kang"啦,第一道:请上手吧
9#
 楼主| liw59 发表于 2010-1-3 18:06:07 | 只看该作者
那我就献丑了;1. 梅干菜烧肉。2. 大煮干丝(荤,素两种)。3. 鸡蛋蒸肉末。4. 清蒸鲈鱼(鳊鱼,白鱼小黄鱼)。5. 红烧带鱼。6. 烧臭豆腐(或清蒸)。7. 豆腐烧鸭血。8. 炖老母鸡汤(炖骨头汤),关键是要把汤里的鸡肉做后期的处理能统统吃光。这是家常菜。
8#
902896 发表于 2010-1-3 17:50:28 | 只看该作者
liw59先生拿手菜是?晒晒看,让大伙饱饱空福哦。带个头吧
7#
 楼主| liw59 发表于 2010-1-3 17:18:07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这个建议难不倒我们呀!想当年,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哪个不是动足了脑筋给孩子烹饪最可口的饭菜?不要说烧几个简单的小炒,达到大师级水平的大有人在,真的难不倒我们哦.
6#
902896 发表于 2010-1-2 23:26:45 | 只看该作者
大伙都端一道拿手菜来赛赛
5#
桃源居士 发表于 2010-1-2 19:08:22 | 只看该作者
这些食物基本都在吃呢,只是不知他有这么多的功效,还有就是有些制作方法不一样,今天学习了哦,谢谢楼主!
书记为了老公、为了健康不能偷懒哦, 我们都要好好学,将来也好做给孙子吃啊,哈哈......
4#
风铃草 发表于 2010-1-2 18:33:13 | 只看该作者
懒人学不来啊。。。
3#
lao90286 发表于 2010-1-2 18:19:25 | 只看该作者
认真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停止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05012047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论坛  

GMT+8, 2025-7-20 23:30 , Processed in 0.11157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