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停止注册
查看: 5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合肥交警部门梳理新手驾车最容易犯的10大错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田里草 发表于 2012-3-28 09:4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合肥交警部门梳理新手驾车最容易犯的10大错误  

     一辆银色丰田卡罗拉轿车瞬间变魔鬼,连撞4人,致一名仅20个月的幼女身亡。昨日,商报对这起发生在省城经开区蓝色湖畔小区的惨剧进行了报道。这起事故的发生,与肇事女司机驾龄短、遇事慌乱不无关系。昨日,合肥交警部门梳理了新手驾车最容易犯的10大错误。

    并线忘打转向灯

    很多新手并线时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掌握方向盘,就忘了打开转向灯提醒后车,经常害得后车临时急刹,轻则惹人怒骂,重则引发追尾。交警提醒,并线前,至少应提前3秒打开转向灯,一来可以及早提醒后车司机,二来可以避免边并线边打灯的手忙脚乱。

    不习惯看反光镜      

    打轮之前一定要看相应方向的反光镜,以确定可否进行。并线时还需回头看看周围情况,特别是盲区。很多新手开车不习惯看反光镜,认为找不到感觉,这是极其错误的。反光镜可以反馈很多信息,比如大致判断后车速度,从而确定能否成功并线等。

    反握方向盘或握太紧

    过弯时,左手或右手反握方向盘虽然省力,但遇到凹凸不平的路面时,颠簸极易弄伤手腕,而且这样做也会降低回轮的速度。握方向盘太紧也不行,新手容易紧张,两手不自觉就会对方向盘施力。正确的做法是:两手放松地扶着方向盘,不要用力,若车有跑偏现象,用一只手修正方向盘,因为两只手同时用力容易过度,对于转向灵敏或高速行驶的车,更不能猛打轮。

    左转不提前打灯

    要左转时,如果选择在直行兼左拐的道上停车等红灯,应提前几十米就打灯,让后车及早知道你的意图。此举是因为左转要让直行,你必须等到对向直行车全部通过后,方可左转。这部分时间会让排在你车后面的其他直行车主急不可耐。另外,各种交通标志包括禁行、限时限速等重要信息一般都会在路口出现,直行要特别注意道路标线。

    随心所欲开雾灯

    雾灯可不能随便开。雾灯之所以在暴雨、烟雾笼罩等能见度较低的时候才开启,是因为雾灯具有很强的穿透力,换句话说,一般天气下它非常刺眼,尤其是后雾灯随随便便亮着,会严重阻碍他人视线,并让后车司机非常反感,容易引起不快甚至交通事故。随意开远光灯同样如此。

    大嗓门鸣笛

    跟灯光的运用一个道理,鸣笛也是一种行车语言,一般只允许在紧急情况下使用,起到提醒前方行人、车辆注意的作用,鸣笛应点到为止,不要鸣个没完。

    不系安全带

    不系安全带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交警部门披露了一组数字:系上安全带,发生事故时可使死亡率减少57%,其中侧面撞车死亡率可减少44%,翻车死亡率可减少80%。

    左脚不离离合器

    对于手动挡来说,需要注意的细节真不少。左脚不离离合器,这恐怕是在驾校养成的毛病,还是尽早改掉这个陋习,不然您离“毁车高手”也就不远了。左脚不离离合器,时间一长离合器就烧了,就得换。还有的人图省事,一手扶方向盘一手放在挡把上,这样做可能导致转向反应慢或汽车颠簸时握不住方向盘。

    误认为“龟速”就安全

    很多新司机认为,车速快容易引发事故,慢点不就得了?结果龟速行驶。殊不知,车速过慢不仅会引发交通堵塞,还有被追尾的危险。

    开门不看后视镜

    很多新司机没有养成下车看后视镜的习惯,结果刚熄完火,“啪”一下就将驾驶室车门打开,往往紧接着就听到“嘭”一声,指不定是后面车子撞上来了。因为后视镜有视觉盲区,下车时不仅要看后视镜,还应回头看清后方没来车,才能开门下车。

    进展

    双方近日将协商赔偿事宜

    记者昨日联系上小萱萱的母亲方晴(化名),她沉浸在悲痛中,哽咽难言,采访不得不中断。方晴说,宝宝没了,家人的精神支柱塌了,没有心思处理任何事情。目前,萱萱的遗体还在太平间,没有火化。因为伤势较重,高秀兰也没出院,亲眼见到孙女死在眼前,老人同样濒临崩溃。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肇事女司机夏某的家人态度积极,一直忙着照顾受害者家人,承诺会负起责任,多少给了受害者家属一些安慰。近日,双方将就赔偿事宜进行协商。(余同涛、齐美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停止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05012047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论坛  

GMT+8, 2025-1-10 22:44 , Processed in 0.12335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