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注册 登录
中科大家长论坛 返回首页

莲子的个人空间 http://w10.ustcjz.cn/?4632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不要命的上科大--阮耀钟

已有 82 次阅读2016-8-29 10:01 |个人分类:科学家一年级| 精华贴珍藏

各位科学家:
      拙文“不要命的上科大”今天我又略作修改,修改处我用红笔表示,不是上传论坛后能否显示。新生已开始军训,建议新生家长能推荐给孩子读读,也欢迎他们来我家聊聊。

                                                      不要命的上科大
                                                             阮耀钟
      中国科学院对中国科大实行“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校方针,改变了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相互割裂的状况,开创了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先例。“料学与技术结合”、“理工结合”,是科大开创的另一个先例。
      1952年院系调整时,照搬前苏联模式,过分强调专业知识而轻视基础课教学,并且把理工分了家,不利于培养创新型高科技人才,对于这些弊端,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等老科学家看得很清楚,所以要求科大 “加强基础,理工结合”。于是我们科大学生与清华学生相比,要多学四大力学等理科的知识,与北大学生相比,要多学机械制图等工科的知识,所以我们的学习负担比清华、北大都重,于是当年有“穷北大,富清华,不要命的上科大”之说。
      最近我在网上看“中科大特设北京班 28岁美女博导曾想退学” [1],看到有的家长、考生对“不要命的上科大”有点误解,怕吃苦不想来科大,其实现在科大学生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24小时的热水,在生活上一点都不比清华、北大苦。“不要命的上科大”,决不是指生活上的苦,指的是什么,今天我想谈谈个人之见,请科大校友指正。
我认为“不要命的上科大”主要是指科大学生勤奋学习的学风。一所名牌大学,不仅仅是因为它有一流的教授,一流的设备,一流的学生,更重要的是它有一流的学习风气。
      我以前有美国绿卡,常去美国,据我所知,我们科大的学生在美国大学中几乎都是拔尖的,但是在哈佛、MIT这样的顶尖名校中,我们科大的学生很难拔尖。在这些顶尖名校中,拔尖的往往都是美国学生。这是为什么?只要读了“哈佛,看一眼就会明白中国缺什么” [2],便可找到问题的答案。
      央视《世界著名大学》制片人谢娟曾带摄制组到哈佛大学采访。她告诉记者:我们到哈佛大学时,是半夜2时,可让我们惊讶的是,整个校园当时是灯火通明的,那是一个不夜城。餐厅里,图书馆里,教室里还有很多学生在看书。那种强烈的学习气氛一下子就感染了我们。在哈佛,学生的学习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那时,我才知道,在美国,在哈佛这样的名校,学生的压力是很大的。在哈佛,到处可以看到睡觉的人,甚至在食堂的长椅上也有人在呼呼大睡。而旁边来来往往就餐的人并不觉得稀奇。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倒头就睡的人实在是太累了。在哈佛,我们见到最多的就是学生一边啃着面包一边忘我地在看书。在哈佛采访,感受最深的是,哈佛学生学的太苦了,但是他们明显也是乐在其中。
      我在美国曾看过王智弘博士在书中谈到他在MIT读书时写道:“在MIT这个学校里,学生们很少有足够的睡眠。大家都拚命的在读书,做实验。有些人甚至于两天才睡一觉。早上第一节课,时常可看见带著一双惺忪睡眼、蓬头垢面、疲倦面容的学生到教室来。很多都是整个晚上待在图书馆或实验室,清晨才直接来上课的。有些同学书包里甚至还有牙刷和牙膏。MIT的图书馆和电脑资讯室,都附设有点心店及咖啡座通宵营业,二十四小时开放。学生们在开夜车,或半夜饥饿时,可以补充一下体力。设想实在周到,给我们方便不少。”
      看来哈佛、MIT的学生比科大学生更玩命,所以科大学生在那里很难拔尖。
      我们总是说,中国的孩子为了高考受了多少苦,其实,在美国一些著名的中学里,高中的学习同样是很苦的。我在美国曾看过一篇一位上哈佛大学的美籍华人的子女写的文章,有一次,她妈妈到学校里去看她,那时她还在念高中,她妈妈看到她的日程按排,每天只睡三、四小时,甚至一、二个小时,她妈妈都哭了。
      在美国,念小学是最轻松的,所以有“美国是儿童的乐园,年青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墓”之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点点加大学习的任务。到了大学时是最苦的。而中国的孩子却相反,上大学前是最苦的,我们讲的寒窗苦读,很多时候是被动的苦,带着功利的苦。一过高考的“独木桥”,到了大学,却一下子放松下来了。开始在大学校园里舒舒服服地等着毕业。因为我们的大学实行的是“严进宽出”,上课想逃就逃;考试临时抱佛脚,谁也不用担心毕不了业。
      而美国的大学则是“宽进严出”,哈佛平均每年有大约20%的学生会因为考试不及格或者修不满学分而休学或退学,而且淘汰的20%的学生的考评并不是学期末才完成,每堂课都要记录发言成绩,平均占到总成绩的50%,这就要求学生均匀用力、不能放松。这是中国学生在大学阶段被美国学生远远地甩在了后面的原因。
      在科大除了“穷北大,富清华,不要命的上科大”外,当年还有一个口号是“人才出在62级”,因为1962年的高考入学分数科大已超过了清华、北大,学校为62级配了最好的老师,寄于厚望。可惜后来一场文化大革命把大多数人才夭折了,即使成才的也大打折扣。五笔字型就是科大62级学生王永民发明的,有人说“五笔字型”(王码)的发明“其意义不亚于活字印刷术”,如果没有文革,我相信王永民的成就会更大。我认为对于一个人的成材,对于培养精英,大学阶段是最重要的。所有的精英教育全都必须是吃苦的,真正的精英并不是天才,都是要付出更多努力的人。我特别赞赏爱因斯坦的名言:“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后剩下的东西”。把在学校所学的一切都忘得一干二净之后剩下的东西是什么?是能力!科大六十年之所以成功,就因为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郭老对我们58级同学就说过,要培养动手能力。当然,能力不光是动手能力,还有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经受挫折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大学阶段。美国大学生是最勤奋的4年,玩命的4年,积蓄人生能量的黄金4年。而我们的大学生是放松的4年,休闲的4年。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从事了一辈子教育,对于我国的教育现状十分痛心,十分担扰。
我们对社会现状无能为力,人微言轻,我只能希望科大新生进校后千万不要放松,继续拚搏,希望你们在科大的四年,是最勤奋的4年,玩命的4年,积蓄人生能量的黄金4年!

参考文献:
[1]中科大特设北京班 28岁美女博导曾想退学
[2] 哈佛,看一眼就会明白中国缺什么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停止注册

渝ICP备05012047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论坛  

GMT+8, 2024-5-18 08:51 , Processed in 0.08148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